(通讯员:丁薇)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学生深入了解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民情,马克思主义学院广泛动员青年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就地就近自主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厚德砥行红色追梦团”成员丁薇同学利用返乡契机走进青海省海晏县西海镇原子城纪念馆开展红色参观实践活动,接受“两弹一星”精神的教育和洗礼。
在基地讲解员姚雯静的带领下,丁薇同学依次对展馆内的八大展厅分别进行了走访参观,深入了解了新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自1958年选址到1995年退役的光辉历程。
讲解员一路娓娓道来,手摇计算机、原始图纸资料、大型球面车床等970件革命文物等不断冲击着参观者的眼球,震撼着来访人的心灵,边看边听边想,仿佛眼前又浮现出了那段光辉的峥嵘岁月。
“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才需要理由。”据统计,1949年8月—1954年12月,从美国归国学者有937人,他们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李四光、程开甲、钱学森等人。还有更多的无名英雄,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告别家人,进驻221基地,隐姓埋名,开始了艰难的技术攻关工作。他们在艰苦的条件和简陋的设备下,仅用五年时间让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而后又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221基地的每一个人都隐秘又伟大,他们来的时候风华正茂,走的时候已然白发苍苍,是他们用自己的平凡而又伟大的爱国行动谱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
红色参观结束时,“厚德砥行红色追梦团”成员丁薇同学表示:这是自己第一次深入了解“两弹一星”背后的故事,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团结拼搏的顽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深刻感受到了中华儿女以国家兴亡为己任、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深刻感受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她还表示,明年自己将会报名参加原子城纪念馆大学生志愿讲解员,让更多的人学习了解“两弹一星”精神,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精神风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青春之力。(审核:陈俊)